北京外国语大学-星光论坛

标题: 【建功十三五·青春亮北疆】| 201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二) [打印本页]

作者: sss1354    时间: 2021-3-21 13:06
标题: 【建功十三五·青春亮北疆】| 201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二)
201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校团委按照自治区团委《关于开展2016年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了以“建功十三五·青春亮北疆”为主题的2016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在结合学院特色与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近期我校各学院社会实践工作开展情况的相关报道。

动物科学学院
7月18日下午3:20,动科院赴正大实习的同学在学办辅导员特木其乐老师的带领下乘客车前往内蒙古正大公司。

7月19日上午7:00,动科院前往内蒙古正大公司的实习队员在培训基地集合完毕后由石成龙经理带领下开始早训。



兽医学院
7月12日上午,兽医学院东达獭兔社会实践队抵达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风水梁园区,开启了为期10天的暑期实践活动。下午3点,实践队跟随集团邬永经理,一起参观了东达蒙古王集团在风水梁园区的整个规划产业。
俯瞰完风水梁园区的整个建设规模后,参观了獭兔养殖基地。

奶牛养殖是东达的另外一种养殖产业,这里的奶牛品种是荷斯坦奶牛,企业在牛奶销量方面,已经和蒙牛公司进行了合作。

7月15日上午8点,实践队来到了食用菌研究中心。实践队伍的指导老师是贾海军在会议室给队员们讲诉了獭兔饲养中的常见病,包括兔瘟、传染性鼻炎、肠道性疾病、寄生虫病、仔兔黄尿病等。
上午10点 ,学院领导曹金山院长与王金玲、呼格吉勒图、云鹏等老师来到研究中心对实践队员进行探望与指导。
2016年7月14日,兽医学院组建的另一支暑期直属队深入社区进行宠物义诊活动。




农学院
7月15日上午10:00,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本次社会实践是以 “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当地进行实际调研、扶贫助力等工作,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当地的乡村、小学进行科普、支教等工作。

7月16日上午8:00,各个实践分队分别走进农户家,展开实践调研工作。
实践队员们前往当地希望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林学院
7月17日,林学院“印象长白山,筑梦十三五”社会实践队赴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苇沙河镇白马浪村进行现场调研,实地测量村内道路及建筑,运用所学知识,为该村进行道路规划。

7月17日,中午12:45,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深呼吸小镇苇沙河镇旅游服务中心内,实践分队召开了以确定规划的具体对象,明确工作安排为目的的工作会议。
7月18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吉林省白山市分队走进临江市苇沙河镇错草村,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7月4日下午6:30,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于生科楼837会议室举行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院党总支组织员李崇老师向各实践队进行授旗。
7月21日上午8:00,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赤焰”实践队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三角线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站开始社会实践活动。今天的任务仍旧是对社区孩子进行辅导教学。

7月21日上午8:00,赴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政府参与社会实践的“烈马青春”实践团队队员开始了一天的实践工作。实践队员下乡深入民户,统计各个民户的具体情况,依据统计数据对意见书进行修改。

7月21日上午8:00,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云林”实践队队员准时集合,为今天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的实践做准备。


沙漠治理学院
7月19日上午10:00,内蒙农业大学校长王万义,党政办主任王永明一行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市旗两级水保局相关人员以及沙漠治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秦富仓,党总支副书记杨毅,副院长左合君的陪同下,抵达准格尔旗暖水乡并对暑期“三下乡”赴准格尔旗暖水乡直属队暑期社会实践队员进行慰问。


7月20日,为期13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准格尔旗暖水乡落下帷幕,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7月21日早上6:30,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四子王旗手拉手支教队成员除授课教师之外,其他队员前往四子王旗科教局试验田进行除草活动。



机电工程学院
7月15日下午2:00,经过二十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实践队抵达中国唯一一个村级市——韶山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首先抵达毛泽东铜像广场。
在铜像下,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临时党支部12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宣誓结束后,实践队先后来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图书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

16日上午8:00,实践队抵达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故里。

7月16日下午2:00,实践队首先来到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悼念常德会战中牺牲的抗战英烈。


随后,实践队前往常德市德山镇乾明寺拜访、慰问常德保卫战幸存士兵吴淞老人。

17日中午12:00,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寻访红色文化 重走长征路”暑期实践团乘车前往贺龙故居途中,突遇暴雨,山体滑坡,落石泥沙树木挡住前行的路,实践队员不顾随时再有塌方的危险,冒着大雨,毅然决然投入排除塌方、抢通道路中。

18日上午9:00,今年恰逢贺龙同志诞辰120周年,实践队抵达桑植县洪家关贺龙故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实践队来到桑植县烈士陵园,了解烈士们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随后,实践队瞻仰了贺龙故居。

下午2:00,怀着对长征精神的崇高敬意,实践队抵达桑植县刘家坪干田坝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誓师地。

实践队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征地纪念碑前,在鲜红的国旗下以情景剧的形式模拟“重走长征路”。


7月20日,实践队走进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寻访红色文化 重走长征路”实践队在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中按照“一个出征式、一段红历史、一走长征路、一台小演出、一次交流会、一篇成果集”的标准,通过寻访、徒步行走、交流研讨、体验教育、仪式教育、社会调研等系列活动形式,完成实践方案,在实践中青年学子积极响应习近平同志“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号召,立志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钻研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关注社会热点,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16年7月15日早晨7:00,水建院师生22人带着行李被褥、床板床垫,踏上了奔赴清水河县大双墩村暑期“三下乡”的征程。下午两点半到达了大双墩村。

吃完饭,实践队员们马上投入工作,打扫窑洞,摆放行李,清扫院落。

晚饭后,杨老师将实践队员每三人分一组,在村长的带领下深入老乡家,针对提前布置的问题展开调研。从老乡家回来后,所有实践队员都将调研情况整理成文字报告。
7月16日早晨5:30实践队员伴着晨曦起床洗漱,6:30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今天白天的工作实践队员分成四个工作组:
第一组九名男生在热心村民侯世美的带领下到山头坡地拔草。
第二组由水建院测绘专业的四名实践队员扛着全站仪、RTK测量仪等测绘设备在村里测量。
第三组四名男生,在村长的帮助下实践队员将自己购买的水泥以及从“十个全覆盖”工程队“化缘”来的沙子用农用三轮车运到了目前村民饮用水的旱井旁。
第四组共一名男生三名女生,她们负责生火、洗菜、做饭、洗碗。
7月17日,水建院党委副书记陈立永,副院长屈忠义教授,组织员陈爱和等学院院领导到清水河县大双墩村慰问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成员。
校医院的七名医生随车到达大双墩村,为村民们进行义诊,免费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等测试,并为村民们免费发放药品。

下午,李超老师带领实践队员完成了旱井的修葺工作,为村名们安全饮水、卫生饮水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7月18日,测量组今天开始测量住户距离井口的工程。
修葺井口的小组经过三四天的奋战终于初见成果。
7月19日早,实践队员们早上开始帮助村民打水。
部分实践队员到老乡家为小孩们辅导暑假作业。
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村里有一些低保户、五保户和鳏寡老人,他们便每天自发的的为老人们挑水,送去关怀。


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

2013级包装工程专业共87名同学分两个批次于7月3日和10日,在董同力嘎副院长、杨晓清、李广平、王新亮和张鹏老师以及双全副院长、范贵生、任文明、孙文秀和成培芳老师的带领下赴天津各食品及包装印刷各企业单位,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生产实习活动。
据悉,此次生产实习共走访参观了包括天津华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华爱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海顺印业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天津万事达印铁包装容器有限公司、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天津)、天津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天津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彩印工厂)、廊坊柏莹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市利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天津雅华纸制品包装有限公司、天津宝德包装有限公司和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共13家食品以及包装印刷相关企业。
7月15日,材艺院2016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第一分队来到了国内最大木结构建筑生产工厂之一菲特威尔公司进行参观实践。
7月16日,材艺院2016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第二分队来到了中国吉林森工集团,在霍尔茨木门企业进行参观实习。
7月16日,材艺院2016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第三分队四个小组在乡村中进行“十个全覆盖”工程问卷调查。

经济管理学院
7月15日上午11:00,经管院于学院123会议室举行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院党委书记赵国年、党委副书记王智广,团委书记海日罕,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乌吉斯古愣、苏宁巴乐及5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参加了出征仪式。

7月16日上午9:00,经管院暑期“三下乡”乌海实践队20名队员乘坐T6307次列车前往乌海。下午6:00,乌海市青少年创意产业副园长韩煜为志愿者简单地介绍了乌海市青少年创意园的情况,本次支教活动在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东侧山脚下的乌海市青少年创意园。

7月17日至19日三天,经管院暑期三下乡"助力十个全覆盖"重点服务队在乌海万亩滩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7月17日上午8:00,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苏宁巴乐老师带领志愿者们前往万亩地村。志愿者们在万亩地村深入农村,帮助村民们把院子打扫干净,又帮助村民们把乱放的砖头摆放整齐。
7月18日,经管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开始第二天的行程感受十个全覆盖给村民带来的巨大改变。

18日、19日两天时间,经管院暑期实践队的志愿者完成了以“废物利用 创意无限”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比赛。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7月11日下午,计算机院暑假实践直属队特意赴北京中关村进行参观、学习。

7月12日清晨4:00,计算机院暑期社会实践直属队为了更近距离的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早早的来到天安门广场,怀揣着爱国心等待着中国国旗冉冉升起。

7月12日上午,同学们就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
7月13日上午9:00,计算机院暑期社会实践直属队队员携爱心出发,来到北京石景山区社会福利院开展公益活动。

7月13日下午,为了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学习专业知识,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我院社会实践直属队全体队员在北京博看文思培训集团老师的讲解下,进行了专业综合拓展学习。

7月15日上午9:00,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一分队顺利完成了实习。

生命科学学院
本次社会实践从7月11日开始,在我院第十九届团委学生会主席团的带领下,23名实践队员于土左旗沙尔沁镇小什拉乌素村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任务主要分为爱心支教、政策宣讲、“十个全覆盖”问卷调查三项。


7月14日上午8:00,生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宣传小分队于小什拉乌素村展开宣传调查工作。本次宣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宣传文艺汇演的演出形式、时间、地点;二是发现民间艺人,鼓励其登上舞台,展现自我。

7月14日晚上8:00,生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经过自主策划、筹备,于小什拉乌素村村委会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7月15日早7点,食品院乌拉特前旗市场监管局暑期实践小分队一行22人集合完毕,乘坐火车前往目的地-乌拉特前旗。

下午2:30,乌拉特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孟飞,各乡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主任及我院学办老师斯日古冷、王彩霞共同举行了欢迎见面会。
7月16日,各位队员跟随工作人员早早地展开了一天的实践活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7月14日下午3:00,人文院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成立了三个团队,共选拔39名同学,分别奔赴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呼和浩特站、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分中心、包头九原区等地区,在学院指导老师的带队下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

人文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7月16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巴盟实践团队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正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上午8:00首先前往中国河套文化博物院进行参观。
7月17日,在林森老师的带领下,巴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临河区曙光乡治安村五组进行了关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情况的调查。
随后,队员们在村长的带领下,对村中的居民们进行了关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蒙古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问卷的走访调查。
下午,巴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了临河区人民公园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7月18日,8:30准时到达了位于金川社区的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分中心。张志娟站长接待了队员们,并带领队员们熟悉了整个金川社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明确了接下来几天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主要围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展开。
中午,队员们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之后于3:00准时到达目的地。张站长为队员们做了社区工作中关于“入户调查”的培训。
之后,在社工督导的带领下队员们进行了入户调查。入户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残障、高龄、失孤的居民并为其进行基本信息的登记。
7月19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巴盟团队在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分中心开始了第二天的社工服务工作。
人文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呼市团队
7月15日,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呼市团队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学生专职辅导员邱图雅日拉带队来到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兴康社区。

在指导员王昊的带领下,队员们一同参观了老年活动中心、个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等社区建设中心。
下午4:00,兴康社区开展以“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为主题的团建活动,队员们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们一同参与游戏。游戏环节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通过小组分享来总结心得。
7月18日,社会实践的第二天,人文院社会实践呼市团队来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赛罕区人民路兴康社区,开展新一天的实践活动。常规训练后,站长陈静老师开晨会,为各个小组布置本周任务,后勤组和青年政治学院实习生组成的宣传组在这周一起策划消夏晚会。文体组协助青政院策划组开展青少年环保活动。
7月19日,社会实践的第三天,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院社会实践呼市团队来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赛罕区人民路兴康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来到社区后,文体组与后勤组队员一起制作送给香港考察团的精美卡片,每一张彩色的卡片都饱含着新意与祝福。
之后,文体组队员被安排到周围的小区进行走访,填写党员情况登记表。
下午3:00,社会实践呼市团队的任务是去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西夹道大召社区服务中心与香港考察团进行以“双向语言交流与共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人文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包头团队
7月18日上午10:00,人文院学生专职辅导员刘漫中带领12名社会实践同学抵达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由人文院和农学院共同展开。第一站社会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哈林格尔镇信步闲庭采摘园,当地农牧区种植园苗科长介绍了信步闲庭的基本情况。下午3:00,社会实践队员们来到采摘园帮助当地庄园主拔枯萎的草莓苗。

7月19日上午9:00,园主带领社会实践队员们来到信步闲庭采摘园,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信步闲庭采摘园之一的葡萄园,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了与葡萄相关的知识。

下午3:00,人文院和农学院实践队员一起合作,帮助园内工作人员修剪藤蔓、采摘葡萄。

7月20日,人文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包头团队在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外国语言学院
7月13日,实习工作已接近尾声,今天外国语言学院学生实习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自己组内的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并且要准备好进行实习汇报,同时也要进行现场模拟课堂讲课,学院的老师会直接在现场进行点评、打分。

7月14日上午8:00,学院2014级学生专业实习成果汇报会在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召开,北京沃学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英明,学院院长徐莉林,指导教师武彦君、史艳英、孙玉伟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

7月14日下午,学院赴北京实践队在院长徐莉林,指导教师武彦君、史艳英、孙玉伟的带领下到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了交流学习。


理学院
7月18日中午11:30,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批抵达实践基地,中午12:30,清水河县北堡乡北堡村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第二批队员和第三批队员进行了交接仪式。

7月19日上午10:00,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第三批队员及辅导老师与老牛坡党支部老党员在老牛坡编村党支部会议室进行了“两学一做”交流活动。


7月21日8:10实践队全员准备出发探索明长城遗址。一路向北堡村西南前进,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徒步爬山到达烽火台以及部分明长城。

实践队员们进行了入户调查、陪同留守老人、绘制“两学一做”的主题宣传板报等工作。




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7月7日,能源院在东附楼报告厅举行了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

2016年能源院入围两项团中央2016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课题活动,分别为:
(一)“赴敖汉旗木头营子乡‘一带一路’因地制宜乡村精准扶贫”实践队申报的《借力“十个全覆盖”,因地制宜进行乡村精准扶贫项目》课题方案,在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2016年“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入围立项。
(二)“印象辽宁,梦想中国,青春建功”实践队申报的课题项目《印象辽宁之辽西文化旅游研究》,在团中央学校部、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2016年“印象辽宁•梦想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成功入围全国100所高校实践队之一。
7月19日,能源院在西区东附楼报告厅召开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课题讨论会,院学办主任付海东及部分实践队员对本次社会实践实施方案进行讨论。


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利用本次活动最后两天在社会实践指导队老师的带领下,途径四百多公里山路,感受沿途民俗文化,探寻感知清水河窑洞文化。走进革命老区,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重温红色历史。

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北堡战斗纪念碑。

队员们怀着对我党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队员们来到了呼和浩特市农村第一党支部老牛坡党支部旧址。

指导老师与实践队员们被分成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三支队伍,在晋蒙通道徒步十公里重走长征路。

第二天实践队员们来到了黄河“第一湾”,神奇老牛湾。

在基地的最后一天,实践队满载热情与爱心,与当地学生和家长精心编排文艺节目,载歌载舞,共同举办了联谊会。


说明:以上新闻素材来自各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校团委整理报道。




欢迎光临 北京外国语大学-星光论坛 (http://bbs.wuhuad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